2010年9月2日星期四

我们在这里


location,原由 goolee81 上載。

其实蛮方便,旁边是颐和路的公馆区,临近宁海中学。
公车有 3路、42路、303路、78路到玉泉路下,8路、74路到江苏路终点站下。

2010年8月13日星期五

和光陶社


IMG_6539x,原由 goolee81 上載。
我们用瓷,我们爱瓷,恰好手头上有点时光和余裕,便拿来与它痴缠。于是有了这家和光陶社。
“和光”这个名字出自《老子》的“和其光,同其尘”。其中并没有什么玄机,只是在某个翻来覆去想店名的夜晚,突然遇见这两个字,温柔朴素,像听见一首小歌在耳边哼唱,听着听着,就朗朗上口了。当然,意义也好,符合我们的世界观,或者说是一直努力尚未达到的境界。“藏锋芒、平意气,朴素简静”,这样的理想,全被寄托在小小一间陶社上,却也只有它能做我们暂时做不到的,是演技绝佳的替身演员。
说好了要简静,就不能不离开闹市。最好有绿荫成行,适宜步行,又离家近,交通方便,房租也能接受的。江苏路4-1号的这间房几乎满足了我们全部幻想,还附赠一个大“红包”——它的前身,据说是上世纪30年代建成的印度驻华使馆。陶社所在的这座房子,是江苏路民国公馆中的一员,即使早已没了咖喱味,还有民国遗风在穿堂吹着。所以,我们可以容忍一打洞就大块剥落的墙体,也对雨后长出的霉斑视而不见,甚至和生生不息的蜘蛛们友好相处起来。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捣腾,70多岁的老房子有了点21世纪的精神面貌。我们自己漆的地面,贴的墙布,到处搜罗来的柜子、桌子、凳子,还有用拆墙拆下来的老砖砌成的柜台,它们大概还不好意思这么简陋着就出来见人吧,瓷器放置其中却安之若素,比我们都要大度。
陶社里最多的是杯子,其次是形态各异的瓶、罐、碗、碟,陶瓷摆件和首饰。一瓷(陶)在手,最好能用得上。喝水、盛菜、插花、佩戴,哪怕只是摩挲和把玩,都好过高高供起。“用即美”,算是我们店的哲学。器物和人亲近,有了被使用的痕迹,似乎就能超越一般意义上的审美,进入有时间维度的评价体系。所以我们总是鼓励顾客去触摸陶瓷,感受凹陷或凸起、光润或粗粝、平滑或曲折,种种只有触觉方能体验的细节。要说设计制作者的匠心,也全在这里了。由一双手生出,被另一双手接过来,陶瓷成了传递感知心绪的媒介,怎么想都觉得奇妙。手工可贵,多半是贵在这里。 因此,遇见懂瓷的客人是一种幸运。毋需多做介绍,他们便对瓷质、釉色、画功有了见解,不必通过我们,也可与作者直接“对话”。而更多凭直觉热爱陶瓷的,却比我们想象的要隐秘和广泛。他们都说不懂,但在店里兜兜转转,最后仍拿起一件我们心仪的作品,爱不释手,赞它的颜色和手感,是极原始又极真的感觉。我们放了些不同年代的老瓷片在店里,宋代的龙泉青瓷、明代的青花碗底、清代的印盒……客人大都有兴趣看一看摸一摸,似经过时光队列,一个照面,也能些微体会古人的用心。手工陶瓷之于人,便是这样心有戚戚,亘古不变,哪里是专业知识门槛能够阻隔得了的。
昨天傍晚,我在一日炙暑之后打开店门,像往常一样边打扫卫生,边等客人。当室内空气在空调的吹拂下开始转凉的时候,一个小姑娘推门进来。她约摸10岁,穿白裙,扎小辫,一进门便煞有介事地说:“好几次路过都想进来看看,但要赶去上课。今天终于有空了。”她试戴了项链,把玩了小猪瓷雕,小心翼翼地捧起青釉杯子又放下。最后,她看上了瓷蝌蚪。蝌蚪是手工捏塑成型,又施了不同色釉,只只有别。小姑娘专心挑拣,挑中一只黑色中等身材的蝌蚪。我问她为什么挑这只,她眨巴着眼睛说:“这只比较像会长成青蛙,而不是癞蛤蟆。” 喏,开这间陶社所享受到的喜乐,大抵不过如此。

2010年8月12日星期四

這是怎樣的時代

這是一個極其令人悲觀的年代,人禍肆虐,洪水滔天。罪和罰降臨,以我們不願意的方式。
那麼,GFW也是屬於懲罰的一種方式麼,我們不得不使用垃圾產品,不能隨意發言。
哪怕,我只想歌頌,也不行!
和光陶社,用即美,可是我們無暇顧及美,用都用的木然。
不管如何,讓美開始吧。